实践调研走基层|“数据青锋”入龙塘,温情实干谱新篇——大数据学院2025年大思政实践暨暑期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7月14日,贵州师范大学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聚青锋”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铜仁石阡龙塘镇,开启入户宣传与温情走访,为下午支教活动预热,以青春行动践行思政使命,书写乡村服务答卷。


分组入户:架起温暖沟通桥
清晨,志愿队兵分两路,在组长马传旭、彭英豪带领下,深入龙塘镇农户家中。志愿者们身着统一队服,头戴白色志愿帽,带着提前准备的慰问品与宣传资料,穿梭于龙塘镇的街巷民居,带着对乡村的关切与热情,叩响村民家门,敲开一扇扇充满故事的门。走进老人家中,质朴的寒暄打破陌生,志愿者们围坐身旁,耐心倾听岁月故事。

在一间摆放着玉米和老旧家具的屋子里,志愿者与一位老奶奶并肩而坐。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摩挲着玉米,缓缓讲述着过往岁月。志愿者耐心倾听,时而记录、时而回应,将党的关怀、社会的温暖传递给老人,也把支教活动的安排、安全知识等细细道来。





另一户人家中,几位志愿者与老人、孩子交流,了解家庭情况,解答家长对孩子学习规划的疑问,发放贵州师范大学宣传册,展示师大风采,现场温馨又充满活力。从家常里短到安全知识,从支教邀约到政策宣讲,每一次交流都满是真诚。这些温暖互动,让入户走访成为连接青春与乡土的纽带。




走访中,老人们满是感慨:“感谢国家、社会记着我们,你们这些学生来看望,心里暖乎乎的!”质朴话语,是对实践活动的肯定,也让志愿者们更坚定了服务初心。
青春担当:让思政扎根乡土
此次龙塘镇之行,是“行走的思政课”生动实践。服务队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交流传递温情,既收获老人的认可与感动,也为支教筑牢根基。后续,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把党团知识、科技科普融入课堂,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落地,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闪光,以实干诠释师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来源:宣传组
编辑:田若琳
一审:张 妍
二审:马 星
三审:田茂超
责编:田庆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