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师范大学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共青团主责主业,始终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探索出了坚持政治引领“一个根本”、全面实施“香樟青年青春六大行动”、着力提升“六大育人功能”的“1+6+6”“香樟青年”育人体系。

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贵州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贵州省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相继落成学校团委,先后获得中宣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表彰与肯定。
曾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示范工作室”“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贵州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团干部多次作为代表在团中央基层改革沙龙、“团建头条”、中央团校学员分享会等向全国作经验分享。

2024年,学校成功承办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

2025年3月22日至24日,
由共青团中央指导,全国学联主办,团贵州省委、
贵州省学联、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
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百精出席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让我们深受鼓舞,强化了刻苦学习、报效家国的内生力量。”在“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理论宣讲会上,一名新发展团员道出了心声。“香樟青年·星火”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已开展理论宣讲50余场,覆盖团员青年3万余人。
“我们要打造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吸引青年人主动转发、纷纷点赞。”“香樟青年”新媒体中心指导老师陈微微如是说。经多年培育,公众号已入选全国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单位,新媒体中心获评“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示范工作室”。“香樟青年”微信公众号多次入选高校共青团和教育部思政司“思政育人影响力”TOP榜单。

目前,“香樟青年”商标已正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

用青年学生听得进、听得懂的方式,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同学们心里,用身边的榜样、生动的实践,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思政引领往往不在于声势浩大,而在于润物无声、点滴入心。
大学生的青春,该有一份色彩靓丽的答卷。“香樟青年艺术思政工作室”率先成立,并作为研究案例成功申报省级课题。从每年承办“全省校园文活动月专项赛”到百花齐放的“社团嘉年华”,从宣传校友文化的“十大歌手比赛”,到拒绝躺平的“青春思辨”辩论赛、红色剧本杀,从打造“时光印记”、“黔中师大赋”等传统品牌,到创作《老师您好》《追星》等舞台剧、微电影、微视频,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不断丰富。
“团干部搞活动个个是把好手,但在青年理论研究上就需要静下心来好好钻研一番”。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李庆评价道。贵州师范大学团委主动补短板,抓强共青团理论研究,立项共青团课题10项,申报省级课题2项,让青年工作把好航向。


“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工作重点。通过联动附中、附小,在团干部培训、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支持,开展“青年之家·红领巾学堂”、“小香樟”乐园等系列活动,促进党团队联结贯通,让青少年埋下信念的种子。

“教育强国 师范有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文艺汇演暨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展示活动

贵州师范大学“青年之家·红领巾学堂”
“必须接续打造好学校自己的团校,扩大青年政治学习覆盖的宽度和广度”。这是落实“团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开展专题调研后,学校团委班子会上的一致结论。

贵州师范大学“青马班”学员赴息烽集中营
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龙文菁英”千人团校应运而生。团校设新生团支部书记、新媒体等特色专题班,两年来已培训4000余人。

在国教学院计算机科学2023级一班团支部“团纪”学习主题团日活动上,院团委书记涂昊列席指导,“无规矩不成方圆,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扎实推动团纪学习,通过专题宣讲、专题团课等方式让团员青年深学笃行。用好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馆阵地资源,依托廉洁文化研究院,打造香樟青年廉洁文化社区,率先成立廉洁文化学生社团——知行社,厚植廉洁文化。

2025年贵州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出征仪式在我校举办
“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是我们‘西部计划’报名人数和录取数屡创新高、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的基础和前提。”校团委书记李正军激动地说道。学校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补贴,已累计发放120余万元。先后3次获评“全国优秀项目办”。
在2023年的“挑战杯”竞赛中学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省级奖项204项、国家级奖项17项,多项成果得以转化。
在中国共产党贵州师范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香樟青年挥楫扬帆,豪情满怀!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让我们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党建带团建,牢记嘱托学思想,挺膺担当建新功,我们时刻准备着,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张 研
二审:马 星
三审:田茂超